國際橋梁抗震工程協會主席訪問大通
2025-07-24
2025年7月22日,國際橋梁抗震工程協會主席Bijan Khaleghi博士(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idg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ABEE)蒞臨大通考察指導。為了促進國際技術交流,公司特舉辦了“橋梁減隔震技術交流會”。本次交流會以“橋梁減隔震技術的前沿發展與工程實踐”為主題,邀請了橋梁抗震領域的多位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橋梁減隔震技術展開深入探討。
Bijan博士帶來題為《Seismic Resilience and Innovative Seismic Design of Bridges》(橋梁抗震韌性及創新設計)的特邀報告。報告從橋梁結構在強震中的韌性表現出發,指出當前全球橋梁設計正在從傳統的“抗震能力”向“抗震韌性”轉型,強調結構不僅要“扛得住”,更要“恢復快、損失小、易修復”。他系統介紹了北美地區橋梁抗震設計中采用的先進隔震體系與構造創新,包括屈曲約束支撐、滑動摩擦隔震、可替換構件系統等一系列高性能構件應用,并結合美國西部I-5高速橋梁、華盛頓州地震后重建工程等多個經典項目,深入剖析其在設計理念、性能目標、施工優化方面的關鍵經驗。此外,Bijan博士還展望了各類先進技術在橋梁抗震工程中的未來應用,呼吁中國企業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抗震技術創新與規范發展。整場報告視野廣闊、邏輯清晰、數據詳實,為國內橋梁行業帶來了很好的國際視角與技術參考。
在Bijan博士的精彩報告之后,多位行業專家圍繞橋梁減隔震技術進行了專題報告。中交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應急管理大學(籌)、四川路橋、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分別就橋梁抗震設計、減隔震理論創新、新型減隔震裝備研發等前沿課題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除以上特邀報告的專家外,來自中鐵二院、四川省公路院、同濟大學、中建西南院、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的20余位專家學者也蒞臨現場,共同交流研討,專家們就橋梁減隔震技術難點、工程案例和未來發展等問題展開了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通過此次技術交流會,大通不僅展示了自身在橋梁抗震領域的研發能力與工程實踐成果,也為行業搭建了一個高質量的技術交流平臺。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橋梁韌性技術研究與核心裝備創新,為推動行業發展盡一份力量。